(转载朋友谈论Roboo Guy的博客)以前和我经常一起脑力风暴的小子回国了,我老婆嫌风险太大,我没一起回去创业。半年了,这小子产品出来了,进展还可以,但我看风险还是很大,创业公司十个有八个是失败的。转载下文,供有心海归者参考。

韩松:从硅谷到苏州工业园区的创业之路

  韩松近影。

关键词一:清华少年 自强不息

  “我不知道怎么定义成功,我只知道人应该为他的理想奋斗终生,在这条路上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幸福的。”如今已是Roboo儒豹手机搜索引擎公司CEO的韩松,回首二十多年前来自大西北艰苦农村、独自背着背囊站在清华大学门口的少年,想起的第一句话,就是《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是清华的校训。
  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会随时间的推移,转化成一种责任和重量:当时出村子,背负的可能是家乡人的目光。到以后,走的越远、学的越多,心里揣的越来越多,身上所背负的就越来越大:学以致用、有所建树、回报社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支撑着韩松从清华无线电系毕业到中科院、再到赴美攻读博士之后的十余年异国闯荡生涯,也是他归国心切,并在苏州创业的动力支撑。

   关键词二:异国闯荡 十年摸索

  1991年,韩松从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赴美攻读博士,从事机器人视觉研究方向。导师眼里的中国学生是最刻苦的,韩松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个。博士生期间,他在IEEE和ACM国际一流刊物发表八篇论文,论文以创新引人瞩目而接受 LA Times(洛杉矶时报)采访拍照并见报,导师对韩松刮目相看。
  “那时候感觉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人,我感觉是在为中国人争气。”韩松说,这样成功对他来说只能是一种动力。而从1997年在南加大USC博士毕业后直到归国前夕在硅谷工作的十余年里,韩松为将自己的梦想转化成现实,却付出了十倍百倍的辛苦。
  “许多人劝我把绿卡变成美国公民,我从来没想过。因为我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归国的,所有现在所想所学,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用来为改变中国人的生活而努力。”当然,过程是艰难的,先是机器人视觉,再换行到互联网技术,韩松探索了一个又一个方向,寻找着专业和事业的突破口。
  尽管专业有别,韩松在硅谷的巨大压力和紧迫节奏下坚持着自学。韩松 说:“压力都是自己给的,其实我完全可以‘朝九晚五’,安稳的过上班族的生活",但在那几年默默摸索的时间里,不管是世界前三大数据库公司之一的Informix,还是Keynote公司、或者著名搜索引擎公司Yahoo国际,韩松都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我一直在给自己打气,要有理想,我要做出事业,做出对国人有所贡献的创新技术。”

   关键词三:四十不惑 归国心切 苏州创业

  其实,韩松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成绩斐然,很多机会摆在他面前:一些知名的国际公司都为他敞开了大门。但此时,韩松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成型的梦想:我不能继续为别人打工了,我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实现我的梦想、家乡的梦想、甚至国人的梦想。韩松说,他从农村走出一直到出国深造,都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他不习惯平稳的生活,他渴望挑战。“很显然,来到苏州创业,是一个新的挑战的开始。”
  凭借自己在机器人视觉领域十几年积累的理论和方法,韩松提出一套崭新的方法体系,来对网上的各种内容和数据过滤和分类。“这就是我的资本,我用自己的积攒招募了软件人员,成立公司开发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遇到了看上我们的风险投资公司,有了巨资支持,我们可以将产品实用化。而且方向已经明确:中国四亿手机用户的增值服务,做一个全球最流行的中文手机搜索引擎。让所有用手机的中国人都能享受我们的搜索引擎服务。”
  对于来苏州创业,韩松说 ,第一次来到园区我就喜欢上这个地方。“苏州已经不是曾经的小桥流水的小城市了,在工业园区的街头我好像是来到了熟悉的硅谷。”

《名城苏州》2006年12月15日
记者 小米/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