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长长见识> 四大家族是如何聚财的?<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长长见识> 四大家族是如何聚财的?<ZT>   
allaboutU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讲师

加入时间: 2007/03/07
文章: 921

海归分: 455347





文章标题: <长长见识> 四大家族是如何聚财的?<ZT> (1059 reads)      时间: 2007-5-02 周三, 00:43   

作者:allaboutU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一>

根据国民党元老蔡元培日记所载, 1934 年 12 月 26 日《江南正报》曾刊文称:国府要人之财产多系秘密,而就可调查之范围内调查,则诸要人在本埠所有财产估计为,蒋介石 1300 万元,宋美龄 3500 万元,宋子文 3500 万元,孔祥熙 1800 万元,孙科 4000 万元,张静江 3000 万元。其他要人在上海各中外银行存款及不动产,据中国银行调查,约有 5 亿元,其不动产及公司多用其亲戚名义购置,故实款无法详确.

有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时,在该校胡佛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张嘉(曾任中国银行、中央银行总裁)档案中,发现了一份 1939 年 10 月 17 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之秘密调查报告, 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 —— 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现摘引于下:

蒋介石 6639 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 809 万美元。下同),

宋美龄 3094 万元( 377 万美元)

宋子文 5230 万元( 637 万美元)

孔祥熙 5214 万元( 635 万美元),

宋霭龄 1200 万元( 146 万美元),

陈立夫 2400 万元( 292 万美元),

宋子良 550 万元( 67 万美元),

张静江 3750 万元( 457 万美元),

孙科 2832 万元( 345 万美元),

张群 2750 万元( 335 万美元)

何应钦 2600 万元( 317 万美元)

阎锡山 2800 万元( 341 万美元),

何键 2000 万元( 244 万美元),

陈济棠 6550 万元( 798 万美元) …

这些存款均存在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麦加利、大通、友邦、运通、汇丰、荷兰银行等。这仅仅是国民党在银行存款的一部分,其他的还不算

*** 注意, 1934 年, 1939 年的 1 美元,和现在 2007 年的 1 美元不是等价的 . 当年的一美元相当于今天的 100 美元 .


<二>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当年国民党政府从社会敛财的手段 , 再来谈四大家族是如何利用政府权利积累财富的 .

(一) 发行 公债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行内债十八种,有的按 法币 和关金计算,有的按 英镑 、 美元计算。总计法币一百五十一亿九千二百万元,关金一亿单位,英镑二千万,美元二亿一千万。此外还有谷麦粮食 债券 。除一九三七年的救国公债在民间 “ 劝募 ” 外,其余都不公开发行,而以总预约券的方式向 银行 抵押,再由银行垫款给国民党政府。银行则利用它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发行不兑现的钞票。官僚资本既发了公债财,又发了法币财。

( 二)增加捐税。 由于 工业 、 商业 发达的沿江沿海地区相继 沦陷 , 关税 、 盐税、统税三税收入大为减少。国民党政府便通过扩大征税范围和增加 税率 的办法,来弥补减少的税收。国民党政府将统税扩大为 货物税,形成几乎无物不税的状况。一九四三年十月开征 食盐 附加税,开始每斤征三元,到一九四五年一月增至六十元。由于通货膨胀,从一九四一年下半年起,实行 田赋征实,按田赋的正税和附加税的税额,每元折征稻谷二市斗,一九四二年增至四市斗。从一九四二年起普遍实行粮食随赋征购,征购价格远低于市价,而且多数不付现款,只付粮食库券或法币储蓄券。一九四三年普遍实行粮食征借,既不付 利息 ,还本也只是空话。从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六月,国民党政府通过 “ 三征 ” ,共实收 稻谷 和 小麦 二亿四千多万 石 。这是对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最直接最厉害的伤害。

(三)通货膨胀 。 抗战开始后四个月,国民党政府决定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弥补 财政赤字。法币发行额,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一九三七年底为十六亿元。一九四五年底为一万零三百一十九亿元。八年中增加了七百三十八倍。实际上还不止此数。滥发钞票的结果,使四大家族的财富迅速集中,而广大人民则越来越贫困。

(四)外汇管制 和 买卖黄金 。 国民党政府从一九三八年三月起实行外汇管制。从此官价 外汇 被垄断, 黑市交易随之而起。伴随法币的贬值,官价与黑市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大。抗战期间,外汇中美元与法币的对换率一直是一比二十,而黑市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为一比八五点四,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为一比五四二点二。四大家族利用特权,以官价买进大量外汇和黄金,以黑市价格抛出,转手之间,牟取暴利。

(五)实行 专卖制 。 一九四一年四月,国民党政府成立专卖事业管理局。从次年初开始,先后对食盐、糖 、卷烟 、火柴 、茶叶、酒等六类物品实行专卖。这一制度,使国民党政府收入大增。增收数额,一九四二年为四亿七千八百万元,一九四三年为十七亿四千七百万元,一九四四年为十八亿元左右。这一制度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国民党官员和有关机构乘机营私舞弊,套取专卖品转投黑市,从中牟取暴利。

(六)统购统销 。一九三七年九月,在国民党政府之下成立贸易委员会,该会下设复兴公司、富华公司、中国茶叶公司三大公司,对国统区的丝 、茶、 桐油 、 猪鬃 等主要 出口 物资,实行统购统销。 钨 、 锑 、 锡 、 汞 等主要出口 矿产品,则由资源委员会统购统销。一九四二年二月,成立物资局,对棉纱实行统购。在统购统销政策下,国民党政府实行低价强购,利用买卖之间的差价获取重利。以桐油为例,一九四二年收购价比内销市场价每担差一百元,一九四三年差一千一百元。

<三>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四大家族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利增加自己的资本的.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 国民经济 的垄断,在抗战前即已开始,抗战中不但金融垄断更为加强,而且将垄断扩展到工商业的各个部门。

在金融方面,抗战初期设立了 中央银行 (蒋介石)、 中国银行 (宋子文)、 交通银行 (孔祥熙)、 农业银行 (陈果夫 , 陈立夫)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做为国民党政府集中的金融机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 总揽一切事务 ” 。孔祥熙任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直接控制了四大银行,设立了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形成了四行两局的格局,打着孔氏家族的旗号先后创办、接收了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四明银行、山西裕华银行、祥记商行、庆记商行等等,虽然说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银行是掌握在财政部手中的,中国银行原有的 董事长 叫张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银行 总裁。一九四二年七月,国民党政府又规定全国货币的发行都集中统一于中央银行。从而一步一步地加强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全国金融业中的垄断地位。在抗战期间四行存款数额在四年中增加六桔,是各银行中增长最快的。在全部银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占到了百分之八十至九十,而战前的一九三六年只占百分之五十九。

抗战期间,官僚资本在商业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开的垄断。前述专卖事业管理局、贸易委员会、物资局等机构的成立及专卖、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是官僚资本实现商业垄断的重大步骤。此外,原属孔家系统的农本局福生庄,后改组为花纱布管制局,统制着花纱布的贸易。以上这些宫式机构,作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组成部分,假借抗战的名义,垄断了国统区的国内外贸易。抗战期间,四大家族以私人名义设立了不少商业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庆记纱号、强华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国棉业贸易公司、重庆中国国货公司、西宁兴业公司;陈家的华华绸缎公司、棉花运输公司等等。这类公司既有政治特权,又有极大的金融势力,具有操纵市场的垄断地位。

四大家族对于工矿业的垄断在抗战前还较小,一九三五年底全国 官营、民营工厂资本总额中,官营部分只占百分之十一。抗战开始后,一九三七年九月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扩张官营工业,吞并民营工业,实行国家垄断工矿业的机构。四大家族官营工业主要有隶属于资源委员会和军政部兵工署的两大直属系统。一九四四年,资源委员会下面有一百零五个单位,兵工署下面有数十个单位。此外还有各省所办的官营工业,如贵州企业公司、四川川康兴业公司、湖南实业公司等,单位也不少。一九四三年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的报告,说明了官营工业的垄断地位。在国统区三千七百余家工业中,官营的六百余家,民营的三千一百余家。但官营的占资本总额百分之六十九,民营的只占百分之三十一。四大家族除官营工业外,还有所谓商办形式的私营工业,这类工业著名的有:以孔家为主的中国兴业公司,一九三九年七月成立时的资本额力一千二百万元,到一九四三年增为十二亿元,为后方资本额最大的公司,它共有十三个厂,经营的中心是 钢铁 。在宋家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四 ○ 年成立,一九四二年五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十八个单位,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 陕西 、 甘肃 两省,主要经营纺织业。除了资源委员会主办的各厂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垄断企业。一九四二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四分之一.陈家的有大华企业公司、华西建设公司、中国工矿建设公司等,也是规模很大的垄断企业。

<四>

美国胡佛研究所公布资料———

  2月2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郭岱君向媒体介绍胡佛研究所收藏的中国近代政治人物的资料时指出,在已公开资料中,宋子文的档案最为引人注目。资料包括了宋子文自拟财产清单和纽约财产法庭关于宋子文个人遗产分割执行书等。这些档案能否让外界对宋子文贪污敛财的怀疑就此消逝?3月16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张俊义副研究员,他是2004年4月宋子文档案全面对公众开放后最早接触到这批档案的学者之一,他向记者介绍了档案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容。

  一本《宋家王朝》激怒宋氏亲朋

  1985年,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出版了《宋家王朝》一书,作者利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宋氏家族财产调查的有关档案,指出宋子文聚敛个人财产达数亿美元。此书中文译本的第一页就有这样一句话:“宋家王朝聚集了这个时代最大财富的一部分,《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据说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此书关于宋子文的描述从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广州护法军政府开始,一手建立国民党的财政制度,筹办广州中央银行等。而对其开始利用职务敛财的诸多说法主要还是从宋子文加入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开始,这部分开篇的一句话便是“宋子文同意加入蒋介石的南京政权后,便做起发家梦。”据书中所写,宋子文的财产可能达到5至7亿美元之多。其中还提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宋子文从美国财政部得到的亿万资金,但也“轻描淡写”地将此事说成“内部安全”问题,将此事画上句号。

  张教授介绍说,《宋家王朝》一经出版,立刻成为美国当年的畅销书,《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给宋子文冠上了“亿万富翁”的头衔。书中有关宋子文个人财产的有关描述,也立即引来了宋子文在美国的朋友及宋氏后代的不满。宋美龄亲笔书信安慰侄外孙

  就在该书出版当年,宋子文的遗产指定执行人、抗战时期曾担任中国国防供应公司经理的威廉姆·约曼就致信西格雷夫提出抗议,而在1986年,宋子文的外孙冯英祥(音译)更是不能相信书中对祖父的“污蔑”,写信给宋子文的姐姐宋美龄求证。本报记者在张教授家里看到了这些档案中来往的书信。

威廉姆·约曼用两页多的长信为宋子文辩护,信的开头就指责西格雷夫所写不实,他写道:“我写信给你是因为你最近出版的关于宋氏家族的书,其中大部分关于宋子文的描述我相信是不正确、不属实的。”信中还写了约曼与宋子文的关系,以及他作为宋子文的遗产执行人所了解的情况。并称,宋子文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而档案中另一封信件,是宋美龄写给冯英祥的回信,从信中言语来看,宋美龄也是十分的气愤。她在信中对冯英祥说:“西格雷夫能够说谎,而你却没有看到有力的辩驳,是因为他说谎越离谱,越受欢迎,尤其是对你的祖父别有用心的攻击,他不关心事实……”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会听证会不了了之

  事实上,对宋子文的财产问题,并非是从《宋家王朝》一书才开始提出来的。张教授介绍说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国民党内部就有很多人攻击宋子文,称他在作为蒋介石在美国的代表时,受美国的支持,利用职务敛财不少。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国内在检讨失去大陆时,也将罪责怨到了以宋子文、孔祥熙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头上,美国国会为此同意举行听证会调查宋子文的财产。

  在公开的宋子文档案中就有此次听证会的记录,以及宋子文因此事与律师的信件来往。在得到美国参议院召开听证会调查其财产的消息后,宋子文写信给听证会,表示同意公开自己的财产,但他的律师认为宋子文没有必要公开财产,而在宋子文的一些好友以及被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帮助下,美国国会对宋子文财产调查的听证会不了了之。

  财产到底几何?公开部分难以说明问题

  张俊义教授在研究了宋子文的档案后,对档案内容进行了整理总结,其中有由宋氏后人特地提供的一部分有关宋子文个人财产情况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 1941年宋子文手书个人财产清单、1949年宋子文开列其在中国大陆被没收的个人房屋地产清单、1950年宋子文致美国国会和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愿意公开个人财产的有关信件、1968年宋子文自列个人财产记录和1971年纽约遗产法庭关于宋子文个人遗产分割执行书等。

  从遗产分割书来看,在宋子文去世时,他的财产总额不过只有100多万美元。

但据张教授介绍,宋子文的晚景确实不如以前那样富有,来美后的宋子文主要进行股票投资买卖,但却并不走运,损失惨重。资料显示,为弥补炒股的亏空,宋子文曾将他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豪宅以28万美元的价格向银行抵押。

  大陆解放前,除了不动产外,宋子文曾将其名下的大量财产转移,在旧金山宋氏家族开办拥有广东银行,在其他一些海外银行中,宋家也有不菲的积财,然而,宋子文究竟将价值多大的个人财产转移至海外,就目前公开的资料看,人们仍不能作出一个明确的估价。

  张教授曾与宋氏后代有过接触,张教授说,从和宋氏后代接触中发现,宋子文可能确实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腐败,但从史料的分析中看,也绝对不是他们说得那样清廉。宋子文利用职务为其家族谋利这是肯定的事实。宋子文从小接受西式教育,与美国上流人物的交往游刃有余,这是他在二战期间为中国顺利拿到多次贷款用于抗日的原因之一,也是不能否定的功绩。但在他为国家谋利的同时,这种特殊的身份也让他为自己的家族带来利益。比如:有许多资料显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因为与美国高层亲密来往,使他能够掌握很多美国政府的政策决定和了解美、日在太平洋的紧张局势,因此公干之余,宋子文也紧锣密鼓地招呼家族成员向美国安全转移家财。

  因此对宋子文是否有贪污或是敛财的行为,光是这些公开的档案是不能够对此盖棺定论的,在研究界也不能对此下什么结论。

作者:allaboutU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其它]亲爱的,你是酱紫长大的(四)Our little trips to... 海归茶馆 2012-2-27 周一, 09:19
漫漫长路之十四 归途 海天文学 2009-4-20 周一, 13:52
[分享]我在期货市场的成长过程(四) 谈股论金 2008-5-31 周六, 20:53
[原创]漫漫长路(之四) 海归茶馆 2007-10-18 周四, 21:23
专访民国四大家族后人:豪门只在传说中 由 鹰击长空 海归论坛 2006-7-07 周五, 04:32
长周末送四个大美女给大家(你有胆量要吗?) (Mini-Movie) 海归茶馆 2005-7-04 周一, 02:12
副省长曝清剿毒奶粉内幕:三聚氰胺卷土重来,连夜紧急赴京开会 海归主坛 2010-4-23 周五, 15:48
什么潜力股可以成长为绩优股?  海龟小聚有感 海归茶馆 2009-12-25 周五, 09:4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allaboutU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长长见识> 四大家族是如何聚财的?<ZT> -- allaboutU - (6168 Byte) 2007-5-02 周三, 00:43 (1059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