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水:张嘉谚——走进《中国低诗歌》(东海荐文)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1: 张星水:张嘉谚——走进《中国低诗歌》(东海荐文) (2560 reads) 作者: 东海一枭2 文章时间: 2009-3-13 周五, 08:44
    —
作者:东海一枭2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张星水:张嘉谚——走进《中国低诗歌》(东海荐文)


张嘉谚——走进《中国低诗歌》
作者:张星水

http://zhangxingshui.vip.bokee.com/

农历春节之前,笔者的多年挚友、著名学者和杰出诗人余樟法先生(笔名东海一枭,现蛰居于广西南宁)的朋友: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张嘉谚先生(网名:老象)从贵州来京出差期间,专程来到京鼎律师事务所的寓所拜会了笔者,并赠送给笔者一本他的诗歌评论集《中国低诗歌》,随书还附言赠送给了笔者他自创的两句经典诗词:兴观群怨诗之道,诗性正治我何能?笔者在春节期间的空暇之际仔细地翻阅和浏览了这本凝聚着张嘉谚先生多年创作心血和智慧结晶的诗歌评论文集,自觉受益匪浅,对于中国当代低诗歌的现状与发展有了比较粗浅的理解与认识,可谓管中窥豹、一知半解,故撰此文,系有感而发,不当愚钝与无知之处,敬请诗友们斧正指导,不吝赐教。


诗人张嘉谚(网名:老象),1949年出生,贵州赤水人,早年就读并毕业于贵州大学,现在执教于贵州安顺学院中文系。1980年主编大学生民刊《崛起的一代》,挑战诗歌界权威人士艾青,震动了当时的中国正统诗坛。张嘉谚先生多年来身体力行,努力推进自由派诗歌的崛起和反叛潮流,可谓领一代诗坛之风骚,开一代诗坛之新风,属于新锐派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当今先锋派的著名网络评论家。在诗歌创作之余,张嘉谚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当代隐类写作,即地下诗歌与其他抽屉文学,他是国内最早评论中国“恶魔诗人”黄翔的学者;他还大力推介过“国民公敌”型诗人杨春光的诗歌作品。近些年来,老象先生致力于针对在诗坛中日趋崛起的网络先锋派诗歌的评论与褒贬,极力倡导“诗性正治”的诗歌创作原则;热情呼唤“个体先锋”的异军突起;努力饯行“独立、自由、责任”的学术批评风范。鉴于其在诗歌创作与评论领域的杰出贡献,张嘉谚先生被当代中国诗坛广泛地称誉为中国低诗歌领域的首席评论家,中国网络诗歌界的第一评论家,其文以载道的诗歌文章享誉诗坛经年不衰。笔者窃以为,嘉谚先生其诗其文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手法已经日臻达到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境界(引自《论语》)。


笔者注意到,张嘉谚先生是一个朴实无华而有充满睿智的诗人,而文如其人,在张嘉谚先生的这本《中国低诗歌》中,他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列举和评论了许多当代经典诗歌,虽然语言质朴平直,但是却蕴含着深邃哲理与玄机妙算,可谓精彩纷呈、妙语连珠、诙谐幽默、意境迥然、独辟蹊径、别具匠心,充满了诗人们智慧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以及令人辛酸的黑色幽默,其中不乏借古讽今的春秋笔法,笔者从中信手拈来,随意摘抄几首精彩之诗作,以飨读者。


你看到了吗?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它把头转了过去,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断头的向日葵,在清明节复活;与太阳的花瓣一起,为自己扫墓。

—— 小王子:《向日葵》。


孟姜女要苦断长城,祝英台要扒开坟墓跳进去,朱丽叶要用匕首自刺,这些做法对我来说都不现实,我只会在与他行房事的时候,在他渐趋高潮的那一刻,喊出另一个男人的名字。

—— 小蝶:《保卫爱情》。


我的理想就是不给祖国繁衍后代,我的理想就是把自己的腿整断,颠簸地走过时代广场,我的理想就是天生一副对眼,看问题总向鼻梁的中央集中,我的理想就是能够患上癫痫,你们把我送去救护,我却向你们口吐泡沫。

—— 徐乡愁:《我的垃圾人生》


清代名妓被凌迟处死,好奇的围观者驴目圆睁,迫不及待,垂涎三尺,先割乳房,后慢慢割肉,一刀一刀,慢条斯理,猪尾巴们刀法精湛,超越了死刑的界限,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瞧那肋骨血粼粼外露……内脏透视一览无余,听那嚎叫声凄厉惨绝人寰……此刻我想起了被五马分尸的商鞅,被断椎处死的颠颉,被剁成肉酱的子路伯邑,被刖刑挖掉膝盖的孙膑,被烙锯锯断头颅的陈声,被宫刑阉割的司马迁,被灌铅摧残致死的荣爱,被竹锉梳洗肉尽骨露的桓彦范,请君入瓮烹煮而死的来俊臣,俱五刑称人彘的如意夫人,被弓弦缢杀的岳飞父子,被缢杀的明末桂王,被凌迟处死的名将袁崇焕,被腰斩的方孝孺……,以及被挖心断喉,然后枪决的张志新……

—— 李笑三:《死亡艺术——赏清代名妓凌迟处死旧照》


最后,笔者借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为《中国低诗歌》作序的时候所说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在我看来,张嘉谚在坚守与宽容这两方面都是自觉的,他给“个体先锋”(如前所说类似鲁迅的“精神界战士”)定的“诗学目标”是:“履行话语职责”、“争取话语权力”、“创造优性话语”,这就是“坚守”。他指明,“诗性正治”所要造就的,是“特立独行并尊重他人之个体人格与独立个性自由个体”,因为,必然奉行“包容不同意见,理解不同观点的多元价值观”,于是郑重声名:“低诗歌并不企图反对以‘真’为本的其它诗歌写作。”我们的反抗、争取、坚持,说到底,就是要追求这样一个“宽容”的社会氛围,以达到思想、文化、文学、学术发展生态平衡,让不同的思想、文化、文学、学术都各得其所,而我们自己也就在这样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生存空间里,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不过是想堂堂正正地做个人:这大概就是嘉谚的“人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这价值本身,就能给人以悲怆感。“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鲁迅语)。
星水 2009年2月20日 书于北京西郊紫竹院


作者:东海一枭2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