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CCTV.9的采访中播放了部分文革版本的当时芭团班子的”红色娘子军”片段,对比前两年在哪里看过的现今版本的红色娘子军的片段,以片断对片断,感触N多:

根据当时”芭团”(现简称改为”中芭”)的原创作人员之一李导的著书回忆,红剧诞生过程中编演职员都下过连队而且时间不短,但从来没有真正得到工农兵的承认:光着大腿满台转的艺术形式不能为当时的中国广大工农兵群众所接受.

今天再看当时版本的红剧片断却发现:从服装到化装似乎当时都尽可能地力求贴近工农兵形象的真实.更难得的是那个班子的编舞/演员从动作到”范儿”都有很明确的民族(京剧,武术,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元素.可能原作首先是延安文艺问题座谈会讲话的指导思想的文化产物,其次其当时的最终形式估计多少也是江青直接干预下的时代记录.

也是从片断中的印象判断,今日版本的红剧似乎直接体现了两个时代文化的完全不同:动作更加西化和服装/化妆/舞美趋于唯美主义.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巴蕾观众,在小资情调成为文化主流的当代中国,延安文艺问题座谈会讲话那类东东难道还有人理会吗? 即使对民族文化的体现有所要求,今天的班子里的舞蹈演员恐怕都是北京舞蹈学院芭科的那些不再接受民舞元素训练的毕业生,相信从动作到”范儿”都很难再”忠于原作”!(很遗憾北京舞蹈学院在专业训练方面的单一性:学生毕业后是很难在芭蕾舞团的多样性剧目中具备适应的表现能力的.可能会成为编导的头痛)

想想感到很有意思:在没有芭蕾传统的中国,洋为中用的”民族芭蕾”诞生之际曾力求为中国观众所接受.无奈当时不但缺少芭蕾演员,而且缺少芭蕾观众.N年来中国的西乐与芭蕾教育中似乎都感到与原文化元素产生的环境脱节的问题,现在竟发现原来不同时代条件下与自己的文化也会脱节.由此可见,同一艺术作品在不同时代文化条件的内涵的不同到如此程度,未必总是与民族文化相关.巴兰钦的作品在中国排演自然会演绎出另种文化的”范儿”来,而中国自己的第一部国产芭蕾今日版本的”范儿”也由于至少上述两个原因而演义出新的范儿”来.难道要在市场经济的今日中国对不同时代的中国观众追求哪个政治文化下的原作的原汁原味儿吗?

另一方面,中国的芭蕾观众也只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程.里一个成熟的芭蕾观众市场还有距离.看过几位美国早年大牌编舞的传记,对于四十年代以前美国缺乏正规舞蹈教育和缺少欧洲那种成熟的芭蕾观众感叹.今日美国早已不再是那种状况.中国今天的情况似乎接近书中暗射美国四/五十年代的情况:对观众能否真正欣赏芭蕾有疑问.

当代文化条件下芭蕾的存在往外需要寄托于都市的文化和经济环境:第一要卖的出票,第二要能被人看懂.看一个芭蕾舞团在当地的演出剧目就可以看出当地观众的水平:带舞剧的一定是针对看芭蕾看故事情节的观众.对于舞蹈演员在剧中单人舞的翻转跳的精彩动作不能立即报以掌声而是场/幕结束是报以礼貌掌声的观众,您可以断定这不是一个经常看芭蕾的观众层.中国的芭蕾卖票已经不是问题,一个都市文化出现的萌芽迹象.随着那些现在上业余芭蕾班的小朋友们长大成人,嫁给有钱佬之后,我们很快会看到能够欣赏芭蕾”技术部分精彩”的一个更为成熟的中国芭蕾观众层.

记得曾经读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有一定事实基础但语调刻薄的文章:在一个喝葡萄酒要兑雪碧的国家,不要对其歌剧表演及观众欣赏的水准报太高期望…….不知道这个据说源于中国最高政领并当时在国内被称做”一号饮料”的葡萄酒文化是否随着中南海换主人而一同引退了,不过中国的芭蕾观众的迅速成长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