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上海到宁波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公里。

  除了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影响,杭州湾大桥之所以引人瞩目,还缘于该项目为“民营资本投资国家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入机制”做出了大胆探索。

  在这个100多亿的大型项目中,几经变化之后,目前,民营资本仍持有28.64%的股份。

  民资谱系

  谈到参与杭州湾大桥投资的民营资本,不可避免要回溯其股权流变过程。

  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大桥投资额中的35%为注册资本金,由股东按持股比例分担,其余通过贷款方式获得。

  2001年8月,代表宁波方的宁波市杭州湾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杭州湾投资”)成立。代表嘉兴方的则是嘉兴市高等级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后为“嘉兴市杭州湾大桥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嘉兴杭州湾投资”)。

  宁波杭州湾投资由三家股东发起。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宁波交通投资”)占45%的股份,雅戈尔(600177.SH)占45%,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占10%。

  2001年9月,宁波杭州湾投资与嘉兴杭州湾投资组建了大桥项目公司——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桥发展公司”)。宁波杭州湾投资持有大桥发展公司90%的股权。

  此后,宁波杭州湾投资的股权结构几经变化。

  2003年4月,雅戈尔售出了其持有的宁波杭州湾投资40.5%股份,仅保留4.5%。

  此时,参股宁波杭州湾投资的民营企业,已达17家(通过6家公司)。该6家民营公司包括雅戈尔(4.5%)、宋城集团(17.3%)、慈溪建桥(12.83%)、天一投资(9.26%)、慈溪兴桥(7.41%)、余姚杭州湾(3.7%)。

  2005年6月,大桥股权又起波折。民企第一大股东宋城集团全身而退,将其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其余民企股权比例均减少。雅戈尔持有宁波方的3.51%,慈溪建桥持有10%,慈溪兴桥持有5.77%,天一投资持有7.21%,余姚杭州湾持有2.89%。而中国中钢集团则进一步增持至25.62%。

  对于民资“撤退”,浙江省交通厅将其归因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影响”。

  至此,宁波杭州湾投资的股权结构最终确定,至今未变。民营资本于宁波杭州湾投资的持股比例确定为29.38%。由于宁波杭州湾投资仅持有大桥发展公司90%的股权,则民资最终占杭州湾大桥总投资的26.44%。

  加上嘉兴杭州湾投资中也有民企参与,则民营资本比重上升至28.64%。若追加投资,则各股东按股比同比增资。

  除了股权结构的频繁变动,杭州湾大桥的总投资也一直在变化。从准备期的60多亿,到工程预算阶段的87亿,再上涨至107亿,直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变成了118亿。

  2001年8月,杭州湾大桥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曾表示,杭州湾大桥的桥身建设总投资为107亿元,其中资本金为30亿元,其余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本金中,嘉兴方面出资3亿元,宁波方面出资27亿元。

  2003年6月,杭州湾大桥奠基之时,总投资已经追加到118亿元,资本金为38.5亿元。

  截至2006年底,官方网站“中国宁波网”数据显示,大桥发展公司的资本金为33.175亿元,而银行贷款总额达92.407亿元。两者相加,大桥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25亿元。

  有消息称,大桥的投资总额还将上升。杭州湾大桥指挥部一位人士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利率上调以及部分工程设计变化等原因,投资确实会再追加,但他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他透露,“现在正在做概算调整”。

  从股东之一、上市公司海通集团(600537.SH)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海通公司持有慈溪建桥26.22%的股权,而慈溪建桥又在大桥发展公司中持股9%。其2003年至2008年的财报显示,几乎每年,该集团都会向慈溪建桥追加资金。

  2008年3月,其以现金1112.4万向慈溪建桥追加了最后一期投资。至今,海通公司合计投入的资金已达约1.19亿元。

  照此计算,大桥发展公司的资本金已经达到50多亿元。而若按照资本金为总投资额35%的比例推算,总投资额已经达到143亿元。但该数据未获得杭州湾大桥官方确认。

  至于资金的投向,大桥指挥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其中60%为物资材料。

  期待“回报”

  而民资投资杭州湾大桥,无疑期待其良好的回报率。

  根据最初的可行性报告,6车道的跨海大桥可收费30年,建成后第1年的通行量为4.5万辆/日,2015年将增至8万辆/日,收回投资约需14.2年。若按原定的大桥通车费55元收费测算,大桥财务内部税前和税后收益率分别可达8.03%和10.1%。

  2007年,因为投资剧增,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专门做了“大桥投资调整后经济效益的测评报告”。

  并且,大桥通车费从过去的55元/辆变为80元/辆。记者从前述大桥指挥部人士获悉,最新的收费标准为,20座以下小客车收费80元/辆,40 座以下的客车收费160元/辆,40座以上的为240元/辆。而货车的收费标准为,2-5吨的货车160元/辆,5-10吨的240元/辆,10-15吨的280元/辆,15吨以上的320元/辆。

  不过,在大桥试通车期间,并非所有车辆都能上桥。4月28日发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试运营期,“禁止货物运输车辆通行”。

  这位大桥指挥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出于安全考虑”,而货车何时通车,则“要看试通行的情况”,“时间不会太长”。

  “到货车能上桥之后,可能客运和货运车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该人士称。

  从上述价格比较可知,货运车的过桥费高于客运车,那么,此次试通车禁行货车,会否影响当初定下的今年日通车4万多辆的指标?上述人士表示“有可能”。

  这位人士还表示,以前估算大约14-15年能收回投资成本,但现在可能要16年左右。

  但参股其中的民营企业,对此仍抱乐观态度。海通集团董秘吴立忠告诉记者,(货车禁行)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很长,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大桥通车,在吴立忠看来,对海通集团是个利好消息。

  “我们现在到上海的货量还不多,大桥开通后,上海、苏南等地区都在我们200公里圈以内,对我们开拓内销市场有较大的好处。”至于何时能享受大桥本身的“投资”收益,他表示,大桥通车后,会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投资收益,但什么时候到公司还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