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宣布,备受关注的建行40亿元抵债资产拍卖终于尘埃落
定。
在参与竞争的15家机构中,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最终胜出,分别拿下三个资产包中
的两个和一个。两家机构将付出14多亿元的现金,从而使建行这次交易的现金回收率达
到34.75%。
然而,建行处置不良资产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同日,建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杨小阳
表示,去年建行与摩根士丹利合作处置的另一个40亿元的债权类资产包,至今没有得到
有关部门的批准。但对于这次拍卖的资产,杨小阳认为由于是实物资产,并不需要向财
政部报批。
债权类资产处置受阻,而实物类资产处置却有望一路绿灯,业内人士认为,建行正
选择以最快捷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一分钱不值的资产?
“这样的价格是迄今为止创造的新高。”拍卖结果让杨小阳欣喜不已。
杨说,这批账面价值40多亿元的实物资产都是在国内拍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
有拍出去的。比方说标的额比较大的资产,由于存在非常明显的法律瑕疵和其他问题,
在国内市场很难拍出去。
“这笔交易中70%的不良资产存在瑕疵,只有5%的资产在法律权属上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的资产没有法律权属证明这个资产是建行的。有的资产没有交土地出让金,没有过
户到银行;还有的是在建工程,受现有政策限制,银行不可能往里投钱。”杨小阳说,
曾有媒体报道,这类资产一分钱不值,因为它不能证明是你的资产。
不过,杨认为这正是中外实际情况的差异所在。在国外没有说不清产权的资产,因
此,那些没有法律权属证明的资产在国外肯定一文不值,但是在中国,由于房地产市场
刚刚发育,厘清产权还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路演中需要说服投资人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
正是这批被认为可能一分钱不值的资产,却意外收回了14亿多元的现金。杨小阳认
为,所谓不良资产就是配置不合理的资产,对境外投资人来说,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对
资产进行配置。他举例说,比如这次资产包里有一个商场,位置很好,目前的租金收入
只有几百万元,而国外评估者却认为,可以拿到3000多万元的租金。同一笔不良资产在
不同投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价值。
“我一直在考虑,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历史性回收率交易?”此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杰克.罗德曼认为,从卖方的角度,一个成功的交易需要吸引国
际著名的投资者。而这次交易不乏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瑞银华宝等投行大鳄,也
有一些专业的房地产或不良资产投资基金。这些高水平的参与者还聘请了中介机构作为
买方顾问,开展了资产尽职调查。在5月27日报价截止时间前,建行共收到了八家投资机
构的报价书。
此次不良资产拍卖采用的卖断式交易,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在杨小阳眼里,卖断式
交易就是一把将资产卖出去,卖方一把将现金抓回来。以往不良资产的交易,都是通过
交易协作,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收回现金。
绕道交易障碍

去年7月,建行也举行了一次40亿元不良资产的处置活动,但那次交易至今没有得到
政府的批准。
2003年7月8日,建行与摩根士丹利就“不良资产处置试点项目”签署了交易合同,
该项目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与外资合作处置不良资产。根据协议,建行将把账面价值43
亿元的“债权资产包”的70%出售给大摩,并用剩余的30%债权与大摩成立合资公司共同
处置这些不良资产。
“这个交易还没有被批准,是因为它突破了现有政策法规的限制。”杨小阳告诉记
者,一是不良贷款不能直接折扣处置,二是中外机构不能直接合资合作共同处置不良资
产。
那么,这次交易是否也会像去年那样被搁置下来?杨小阳认为,对于债权类不良资
产有明确的规定,不能直接打折处置,但对于属于实物类资产的抵债资产,却没有规定
不可以打折处置。
“我们这次国内的律师也请了,国际的律师也请了,我们这个交易与现有的法律不
相冲突,可以在国内现有的法律允许下操作,我个人认为不需要报批。”杨小阳说。
他表示,所谓不良资产,一是没有流动性,对银行来说,它资产需要高度的流动性
;二是它的实际价值偏离其账面价值,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把这两点解决了,恢复资产
的流动性与真实价值,在市场上才能得到最优的配置。
“去年我们我们搞了债权类资产包,这次我们搞了个实物类资产包,而下次我们将
搞股权类资产包。”杨小阳说,建行目前还有460亿元的债转股资产,下一步也想通过类
似这种竞争性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置。他同时透露,建行可能尝试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
不良资产处置。
安永合伙人杰克.罗德曼认为,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回收率比较低,希望

杨小阳说,银行受政策方面的限制,在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是有限的,主要是通过
追偿、法律诉讼等手段索赔现金。目前,建行除了加大追偿、法律诉讼的力度外,还在
积极探索不良资产的其他处置方式,探索市场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