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令托尔斯泰千古流芳。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自己晚年的家庭生活却只有战争,没有和平。
托尔斯泰晚年离家出走,客死无名车站。死亡,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这就是电影《最后一站》的内容。
看了这部电影,才明白造神运动原来不是马列老毛小金们的原创发明。晚年的托尔斯泰,已经不仅仅是一名著名作家,而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乌托邦式理想主义的教父。出身豪门锦衣玉食的他,异想天开要废除私有制,因而获得一大批无产阶级追随者的顶礼膜拜。他渐渐被这批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所绑架,被迫将自己的著作版权无偿赠与空洞无物的“俄国人民”。弥留之际,他连想见夫人一面的愿望,都被身边的亲信和自己的女儿所阻拦。这和毛泽东晚年的境况何其相似乃尔!
贵族吃饱饭没事干,百无聊赖异想天开要和自己所属的阶级作斗争。这种矫情的理想主义历来是备受被统治阶级大力讴歌颂扬的。当年,多少地主资本家的少爷小姐慷慨奔赴延安,文革期间多少走资派的子女带头批斗自己的父母,不就是托尔斯泰式的矫情么?这种理想主义往往很不彻底,且带着几分虚伪的成份:托尔斯泰一边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生活,一边义正词严谴责佣人成群服侍富人的生活方式。他让妻子接连生了12个孩子,却要他的信徒们奉行禁欲主义。他拥有大量农庄,靠着众多佃农们的供奉,他才有如此闲情逸致构思他的鸿篇巨著。
他的离家出走,多多少少有几分返老还童式的冲动。他深陷自己一手造成的困境无法自拔:一方面,他必须保持他在信徒心目中的神圣崇高地位,说要废除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把版权给予人民,“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一方面,他必须忍受夫人的抱怨和唠叨。负气的他想用一走了之来逃避。他的出走漫无目的,一路向南。年事已高的他经不起舟车劳顿,一病不起。
耐人寻味的是,弥留之际的他,心中牵挂的并不是他曾经慷慨激昂为之鼓吹的理想,而是和他相濡以沫几十载,为他生下12个孩子和手抄7遍《战争与和平》的结发妻子!在死神面前,人才是最真实的。
在那个无名小站,托尔斯泰终于结束了他与自己灵魂的战争,获得永远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