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投机钻营分子(东海老人文章)

商鞅成为法家是秦孝公而非自己的选择。商鞅没有自己。

战国政治上群雄并起,思想上百家争鸣。秦孝公发布招贤令,招来了许多游说之士,商鞅也到了秦国。据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第一次去见秦孝公,对孝公大讲道家“顺天而成”的“帝道”,没引起秦孝公的兴趣。商鞅第二次改讲儒家“王道”,也没引起秦孝公的兴趣。商鞅第三次去见秦孝公,用“霸道”来试探秦孝公;秦孝公很感兴趣,却未及与之深谈。

商鞅能一再受到召见,走的是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后门。秦孝公前两次召见商鞅,听得都很厌烦,责备景监推荐“妄人”,景监因此对商鞅颇有怨言。第三次接见,商鞅终于发现秦孝公对霸道的兴趣。他对景监说,下次再接受召见,一定要跟秦孝公好好讲讲霸道。果然第四次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一连谈了好几天。

后来景监问商鞅是怎样打动秦孝公的。商鞅说,帝道和王道的实现,需要很长久的时间,秦孝公等不及;“强国之术”可以速效,很符合秦孝公的心意,但秦国从此不会达到殷周那样的成就了。

商鞅真不愧是个政治投机分子、极端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者,有奶就是娘;不愧是个游士:游移不定漂浮无根之士,没有文化立场政治立场,没有文化之根道德之根。班固说:“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一个“钻”字,形象刻骨之至。

无论道家儒家还是法家之道,于商鞅都是一种获取功名富贵的工具。如果秦孝公选择王道,商鞅无疑会成为儒家—-不过这种刻薄少恩、“执恶固执”的人物成了儒家,也必然无德无品不择手段,伪儒而已。当然,就是伪,罩上一顶儒家的帽子,总要受到一定限制,总比成为那样的法家大宗师好得多多,总比赤裸裸的恶霸苛暴之道好得多多。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商鞅立木取信。说的是商鞅颁布变法令之前,在秦国国都的市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以“十金”为赏,募人把它扛到市北门。但是,众多的围观者面对如此重赏,觉得不可思议,没有人敢上前。商鞅于是下令,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站出来把那根木头扛到了市北门;商鞅则当场兑现赏金。举国轰动:商鞅是信守承诺的人!

但千万不要记商鞅的另一个小故事:商鞅亲自带兵去攻打魏国时,利用自己与魏国将军公子昂的旧情欺骗公子昂,说不忍心与朋友相见于战场,希望双方媾和,使秦魏两国得以相安。骗得公子昂前来商鞅军中签署和约,结果成了俘虏,全无防备的军队被秦军偷袭全歼。经此一役,魏国不堪再战,只好把整个河西的土地都割让给了秦国。靠着这样得来的战功,商鞅连升四级,一举获得了最高爵位(彻侯),并得到商、於之地的十五个邑的封赏。奖励军功是商鞅之法的重要内容,爵位田地的封赏主要是据军功授予。

可见,对于商鞅来说,“信”只是手段,其本人实无诚信、信义可言,是否信守承诺完全由利弊决定。

或曰:“通过商鞅三见秦孝公,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劝说人,也是一门学问,要求我们察言观色,洞察所劝之人的心思。要想使人听从自己的见解,就要弄清楚别人在想什么,找到一个共同点,否则就会象商鞅前两次一样无法打动打别人,别人也就不会接受我们的见解,同样,我们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就不会实现。”

这也是典型的投机分子、功利主义话语,有术而无道、有学而无德者往往如是。
其实啊,无论对民众对国家对人类社会还是对商鞅自已,商鞅之危害社会、遗祸自己、流毒千秋的“见解”还是不要被“接受”的好,商鞅式的“理想抱负”还是不要实现的好。2009-8-16东海老人
首发《民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