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老人:活着有什麽意义?


电邮中收到一篇短文,开头写道:

“今年死的人真多。不认识的死得多,认识的也死得多。今年二月份我的美国父亲就去世了,他是一个白人,为了黑人孩子能进入白人学校受教育,作为肯德基州的教育总监,他跟法庭,跟当地教育机构都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努力。房子被烧,人几乎被三K党杀死。他去世是心肌梗塞死亡,我伤心是自然的。但是,从他那里我看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在大大小小,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这个社会。美国精神就是Serve others。只有SERVE 他人,生命才有意义。不然,你说,我们活着有什麽意义?短得可怜的一生,毫无意义可言。”

我们活着有什麽意义?问得好极了,这个问题太有意义了,值得每个人好好地自问一下。不过,古今中外不少智者和哲学者都问过这个问题,真正找到的答案寥寥无几。

作者的答案也是蜻蜓点水、而且没点到水。“Serve others”大概是服务、帮助他人之意。服务、帮助他人可以说是人生意义之一,但如果以此为生命意义的全部,除此之外“毫无意义可言”,那么,其人依然是可怜的茫人。

如果对生命本质、人生真谛没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其利他精神利他行为往往成为无根之木,或挺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或虚伪作秀,或动机低下等等,不一而足。所谓自立立人,自己都根本没站稳或没站起,纵能立人,毕竟有限。


有自由分子在这篇短文后跟帖感慨道:

“为那两个花季的孩子惋惜——美国的条件在我们眼里比国内强太多了!他们有什么样的梦想不可以去尝试啊?搞不懂为何发生这样的悲剧?”

美国的条件比国内强太多了,不错,他们科学和制度比我们强多了,这体现了西方文化“逐物”方面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具有整体优势。科学和制度可以提供社会治安、物质丰富的相当保障,却不足以建设安心立命的内在栖居。

有梦想不可以去尝试,没有追逐梦想的自由,是一种不幸。这是当今中国的现实;没有梦想可尝试,或者只有物质性现象性的梦想(名誉、哲学、文化等,如果不为自心所摄,也是物质性或现象性的),也是一种悲哀。这是西方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中华文化的衰亡,这种现象在中国照样普遍。中国社会的不幸和悲哀是双重的)。

“花季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算什么?可以肯定百分百的中国自由分子及几乎百分百的西方人都没找到人生的意义。有的自以为找到了,其实仍停留在物质的层面、现象的层面。浮萍飘蓬,无根无本,转瞬即逝,“短得可怜的一生,毫无意义可言”,这,可以视为他们全体的感慨。

当然,当今中国人也几乎百分百的没找到,但幸运的是,中华文化历劫犹存且幸得升级,可以为找到人生的意义指明方向,中国有智之士将有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从根本上说,一切外物外境外事都是靠不住的。对于本心自性而言,现象界(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存在,不论虚实,不论长短久暂,都不过是大化流行留下的痕迹。本心自性才是“大化”的根源。

只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才是真正找到人生之真谛、之意义(关此,东海大良知学阐之已详透)。如此,则一切外在的事物和事业都不再“外在”,利他利己获得完全的一致;如此,伤佛点石成金,人生的一切都有了意义:一切人生、社会、政治、科学实践活动都成了良知的显化和作用,同时一切又收摄归于良知,这叫摄物归心、摄外归内,终致心物一统,内外一如。

对此,可怜的贱华崇洋者肯定很难理解。西方文化是心物割裂的、“外向型”的,故偏重逐物,而且逐物而不知返。科学和制度当然是逐物的产物。他们连宗教也要虚构一个高高独立在上的神来信仰。只是基教虽然犹“火”,已是“虚火”,由于其教义的陋劣和上帝的虚幻,完全经不起科学常识的碰撞,早已有形无实,不足以“安”人之心、“立”人之命了。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明白了万物一体、人我(他人与自己)不二之理,利他之精神行为才有了根源,关心服务和帮助他人、解除社会的苦难才成为自心“势不容已”的追求。

《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这就是民胞物与、己饥己溺的情怀。王阳明传习录中有一封答聂文蔚的函说得痛彻之至:

“人固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於深渊者,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士之见者,方相与揖让谈笑于其旁,以为是弃其礼貌衣冠而呼号颠顿若此,是病狂丧心者也。”

王阳明自己“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乃“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于是,“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

到底是谁丧心病狂,是痌瘝在抱悲悯入怀的王阳明呢,还是“方相与揖让谈笑于其旁”之士?丧失了爱他人爱真理之心才是真正的丧心病狂啊。

马一浮说得好:“圣人之用心,不独视人之饥溺犹己而已,见人之陷于不善,若疮痏之在身。故其为人之切自不容已。识仁知性,然后于斯言无疑。否则,人我炽然,怨尤丛生,终身不得入也。”(《复性书院讲录》)

不少人物及组织的利他行为是出于利益驱动—-名声、民众的喝彩声也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当然,出于利益驱动的利他行为也是值得鼓励的,问题是,这类人物及组织如果无利可图或受到误会,其利他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甚至有可能变“爱”成恨,“怨尤丛生”。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识仁知性”。2009-6-29东海草堂新浪分堂:http://blog.sina.com.cn/donhai5
东海老人
首发《民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