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五四”新文化、新思想传播者

  马骏(1895 1928年)曾用名马天安、张子良,吉林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人。

  1903年,马骏入私塾读书,后又入清真两级小学校读书。1912年考入吉林省立一中读书。1913年,马骏曾在家乡宁安参加过组织抵制日货的斗争。1915年8月,马骏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他曾与周恩来等同学一起,组织和领导了抨击卖国的“二十一条”的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骏是“五四”运动在天津的组织领导者之一,“觉悟社”成员。他曾被推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兼执行部长,参与领导了天津人民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天津学生联合各界2万多人参加声援北京学生大会和向北京政府请愿的斗争。

  1920年,马骏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被派回东北,在宁安、吉林、哈尔滨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哈尔滨,影响推动韩铁声等进步青年创立了“救国唤醒团”,宣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主张“唤醒劳动民众,共求社会的改造”。1923年2月,在马骏的支持下,韩铁声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马骏利用该报发表文章,宣传革命,鼓动群众起来斗争。

  1924年.马骏回到家乡宁安,发动和组织家乡群众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森林资源的斗争。马骏的这些革命活动,使黑龙江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撒下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种子,为在黑龙江建立党的组织,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1924年9月以后,马骏又在吉林以毓文中学教员为掩护,组织和领导了吉林的学生运动。1925年11月,马骏受党组织派遣,离开毓文中学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马骏任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全力投入恢复大革命失败后被严重破坏的北京党组织。1927年12月,马骏不幸被捕。1928年2月被军阀张作霖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