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悲哀!国产影视作品让中国人变得肤浅和幼稚

作者:小小猫咪

我们这个在古代诞生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和韩非子等思想大家的国家,近现代却少有大思想家出现,现在更是出现了庸俗化和幼稚化的倾向。

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得看不过来,报刊书籍网络和数不清的电视频道,令人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瞭乱。但却到处是甜声腻气的阿哥阿妹声;装模作样的今为古用戏;莫名其妙的天翻地覆打;硬做笑果的机械模拟笑;和乱七八糟的杂烩拼盘剧等。我们中国人就喜欢这样的文化产品吗?我们的欣赏面就停留在这样的档次上吗?我们这个大学扩招越来越凶猛,大有全民皆大学倾向的国家,欣赏水平却倒回到了没上过多少学的家庭妇女的欣赏水平上了吗?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肤浅和幼稚呢?

我上周刚刚看完了上视纪实频道播出的五集电视系列片《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的故事》。周一到周五连续五天,每天晚上播一集,每集半小时,讲一位日本遗孤和中国养父母的故事。

五个故事框架相同或相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东北的大批日本人和他们的家属们仓皇撤离中国。临走前,他们遗弃了有病的或是年幼的孩子,共有五千多人;这些孩子们被当时生活贫困的中国家庭所收养。养父母们省吃俭用地照顾着敌人的孩子,而他们的许多亲人正是被日本人杀害的。虽然家境贫困,养父母们宁可让收养的日本孩子读书,而让自己孩子辍学。千辛万苦,日本遗孤终于长大了;养父母们又帮着他们成家立业。八十年代初,日本开始解决在中国的遗孤回国问题。这些中国的养子女们,经过一番周折,找到了在日本的亲人,带着配偶和子女们举家回日本了。但是,他们还是时刻牵挂着在中国的养父母们,或是将养父母们接去日本游玩,或是将养父母们接去日本共同生活。有人已不适应在日本的生活了,去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中国来了。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感动得落泪。但是接下去,我看到每一个故事都是这样的模式,都表现着同一个主题:中国的养父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非常有爱心;养子女们非常有孝心,都非常孝顺自己的养父母,他们早已融入了中国的土地。这样的故事连着讲了五个,我看着看着,就没有了新鲜感,都是同样的结构和发展,越到后来我越没有感动了。我很自然地想起了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了,是很悲惨;但是这故事被祥林嫂重复了无数遍以后,连镇上最慈祥的念佛老太太也没有一点眼泪了。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的编导们怎么就不懂呢?

我们可以想一下,日本遗孤和中国养父母的故事,应该有很多种类型,在中国的日本遗孤不是有五千多人吗?难道五千多个人的故事都一样吗?我经常看凤凰卫视的节目,凤凰卫视也做过几期有关中国养父母和日本遗孤的专题。其中一个故事讲到,一个日本男孩,中国养父母为了养育他,受尽了磨难和屈辱;但是,当他终于回国了之后,却是杳无音信,一去不复返了。留下历尽沧桑的老母,空思念,空悲切。这个故事让人想起来心很疼,也有很多的感慨。我们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单一呢?再者,同一类型的故事也有很多的关注点。作为观众,我们很自然地会想:日本的遗孤回国政策是怎么出台的呢?遗孤们回国有哪些资助措施呢?比如,如何解决遗孤们的生活问题,包括住房怎么提供,工作怎么落实,子女上学如何安排等。他们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突然来到与我们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有着巨大差异的日本,会碰到哪些不适应呢?和他们同去的已经古稀之年的养父母,在日本生活得怎么样呢?作为一档纪实片,我们想看到更大的信息量和全景式的报道,而不是主题先行的某种教育理念的图解。

有关编导最好不要把观众当成是政治说教的对象,把制作片子看成是制作政治教育片,把观众看片看成是接受教育。先把目的放端正了,片子才可有可能更能打动人心,也更有艺术价值;否则得话,政治上可能很过硬,但是让人看不下去,或者看着觉得乏味,觉得看不到什么东西。再好的制作,没有观众的共鸣,又有什么用呢?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让观众看的,总不至于停留在自我欣赏的角度吧。

同样的现象我们还大量地在其它方面看到。比如,我们的战争片,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到《鸡毛信》、《红孩子》、《小兵张嘎》;再到现在的《红河谷》、《紫日》、《黄河绝恋》等等,我们的战争片里不管是小孩子还是老头老太太个个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残酷的战争被幼稚化为打斗的游戏,凶残的敌人被简单化为不堪一击的符号。难怪在文革当中热血青年们渴望战争呢。

我们也曾看过大量的外国表现战争题材的影片,比如《索菲的选择》、《辛特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等。同样是战争题材的影片,上述影片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既表现了人员伤亡的残酷,如《拯救大兵瑞恩》中,几乎全军覆没的正方军人;也表现了战争对人心灵的摧残,如《索菲的选择》中,索菲的心在战争年代受到重创后,虽已身处和平年代,但她的心却永远失落在了战争中,导致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悲剧结局,让人深深的震撼;还有的表现了战争中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如《辛特勒的名单》,辛特勒的义举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无不动容。

我们国家历来反对战争,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把战争描写得那么生动有趣,像孩子们过家家似的。看了一大堆这样的影片,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如果来一场战争该多好呀,多好玩呀。这让我们对战争的思索停留在轻松打斗的玩笑层面上,而忽视了对人类战争残酷性和破坏性的深刻反思。

我们国家有一些在艺术上非常出色的大导演,比如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晋和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他们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但他们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政治强化,艺术弱化的影响。

谢晋导演可谓在中国电影界德高望重。我在上师大当教师的时候,有一次我去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拿学生名单,正碰上谢晋在那里和管理人员们商量什么。年届八十的谢导依然显露着他一贯的儒雅和大家气质,让人尊敬。可以说,我是看着谢晋导演的影片长大的,他的几乎每一部影片我都看过;但是,我觉得他的艺术水准和影片的魅力太不相称。凭他的艺术水平,他早就应该拿上国际大奖了,他的导演能力毫不逊色于国际上最知名的导演;但非常遗憾的是,他至今从未拿过在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的大奖。谢晋的遗憾也是和他同时代的一大批文化人的遗憾。他们在艺术上最成熟的时期,是中国在文化上最封闭的时期,这使得谢晋导演的影片几乎全成了一个个政治的符号。

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和《舞台姐妹》,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忆苦思甜式结构;《红色娘子军》和《高山下的花环》,是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配合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否定了反右和文革;《牧马人》、《女足九号》和《鸦片战争》,则是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新中国的历史得话,只要按着顺序看谢晋的电影,就能知道国家的历次政治运动和历史进程了。

可是,他的影片在展示中国社会的时候,为什么总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呢?这样的影片,当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风潮过去了之后,还能留下多少永恒的东西呢?比如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不少人想出国,《牧马人》为了教育大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许灵均,他在美国的父亲让他出国,他由于爱国而不肯去,宁可在国内,当他的牧马人。这种生硬的政治说教,在现在这个出国已经很平常了的社会里,还能有多少人愿意听呢?

在国际影展中,特别忌讳政治性过强的影片,每个国家的政治主张不完全一样,能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是人性的东西。中国人以前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没有比较,文化产品又少,只能是饥不择食了。但是,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人们越来越喜欢能触动人心灵的东西,那种期望通过影片等文艺作品,教育人们的理念,越来越让人们反感,让人反感的东西,人们会效仿吗?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做法,有些片子拍得非常差,没有艺术性,纯粹是政治说教性的。片子拍出来之后,让各单位去包场,或各单位为了显得政治上不落伍,只能包场。我在师大当教师的时候,就多次拿到过这样的包场票。表面上看起来,影片上座率不低,影片的成本通过包场回收了;但是,包场之后,片子有没有人看,看了有没有看进去,人们是不是认同那种宣传,没有人关心。我们当时是把看片子当成政治学习任务来完成的,你能说不去吗?不去可就是政治问题了。艺术上粗制滥造,政治上留于说教的影片屡屡炮制出,走政治学习加包场的路子,使大众的反感和冷落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了。于是,这类的片子过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部来。拍得人不愁没人看,看得人硬着头皮走过场,这样的事情在世界上可能很少吧。我们强行灌输的政治理念,已经越来越让人反感了,不知搞宣传的人士自己是怎么感觉的。

每个国家都有政治,没有政治不成之为国家,国家有政治,就需要有政治教。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一些其它国家的更巧妙的宣传呢?《泰坦尼克号》也是一种宣传,当整个巨轮就要沉入海底的时候,那只乐队还在甲板上专心致志地演出着,面对死亡,他们表现出的那种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不就是一种教育吗?《辛特勒的名单》也是一种宣传,辛特勒为了救二战中灾难深重的犹太人,不惜倾家荡产;最后,他所遗憾的不是他已经散去的万贯家财,而是他身上还有一些东西,比如他的汽车和他手上的戒指,他后悔为什么他没有拿这些东西再去多换几个犹太人,多去救几个无辜的生命。这不是教育又是什么呢?教育大家都要做,各有巧妙不同。也许是在有些人看来,中国人太没有思想了吧,也许有些人低估了中国人的素质,有人还采取那种已经用了几十年的肤浅而幼稚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国人,不断地找一些榜样让大家去学习。这样的硬性说教已经太过时了,这样的教育也太容易,我们的有关宣传部门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新时期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多想一些潜移默化的宣传资料,太直白的,太浅显的,太不近人情的所谓的“榜样”,我们看到的太多,也听到的太多,不知道学谁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那样的人。

现在在我们国内最走红的导演是张艺谋,而且他还有着中国电影风向标的作用。他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引来一片民俗热;他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又引来一武打大制作热;甚至他为开幕式和影片造势的举动,都引来一大批大导演的跟风运作。然而,我们看张艺谋的那些有着较大影响的国际获奖影片,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我们总是被他的影片,精美的画面所陶醉,被他娴熟的导演能力所折服,被他丰富的民族元素运用能力所震撼,以至于在当前竞争达白热化的影坛上,张艺谋的影片成了票房的保证。然而,看过他的大部分影片,人们都会有一个整体印象,当斑斓的画面消失之后,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一幅幅的风景,而影片本身却没有多少耐人寻味的地方;他极力打造的大片《英雄》,是这种印象最典型的代表,人们在观影后普遍认为形式大于内容。但张艺谋是不是没有有思想深度的影片呢?

张艺谋有一部至今没有公演的影片《活着》,这是我看过的他的影片中最具思想性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一户中国人家,自旧中国到新中国的生活,那个典型的家庭不论在旧中国还是在新中国,其生活状态一直都谈不上有幸福的日子,充其量只能算是活着,甚至活着也难。这是不是事实呢?我们中国人太容易举出一大堆的例子说明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了。如果说,在旧中国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还要革命呢?那么在新中国怎么还是那样呢?对中国人生存状况的透视和分析,非常耐人寻味。这样的片子为什么不能上映呢?而有些明显的粗制滥糙和带有政治说教的影片却被重点推荐上映,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影片是否能上映,衡量的标准主要是政治上是否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完全不考虑艺术水准,更不会考虑有没有思想性。碰到了一次这样的事情,张艺谋以后还敢拍《活着》这样的片子吗?现在都讲究市场经济了,片子不能上映靠什么来收回投资和成本呢?其他的人看到《活着》的例子,当然想活着了,谁会再去触及那些敏感的话题呢?无独有偶,我还看过田壮壮的影片《蓝风筝》,也涉及到了对文革的评价,又是一次禁演。那么多经过文革的人还都在,那段历史有太多的人和资料可以作证,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于是乎,谁也不想没事找事,还是拍清宫戏、搞笑片、戏说片更保险,拍得人没有风险,看得人一笑了之,皆大欢喜。但是,长期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就像一个人从出生起,只对他唱儿歌一样,他能变得成熟起来吗?能有思想吗?我们国家在政治上的某些观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心智,成熟和走向深刻;从长远来看,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好在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个新学期开始,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作了重大调整,但这还仅仅是开始。

现在社会上一片红楼热和三国热,现实题材的单调和苍白,让人们把目光重又投向了古典名著。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中国人的幸运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幸运的是,中国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可以继承;悲哀的是,我们只会吃老本吗?